很多公司追求整体信息化的背景是什么?

2015-05-28 11:09:41      访问:

【内容导读】 1、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单纯在企业中运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进行重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我国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

 

1、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单纯在企业中运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进行重组,以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我国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了许多企业花大量资金购买了硬件,但最终未能获得理想效果。首先,在改革开放中快速致富的许多暴发户实际上并不懂得管理,当然也不可能看到信息化管理的潜在效益,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兴趣去学习信息化管理工具。另外,大量存在于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信息的传递几乎没有障碍,所以信息化的需求也相对较低。

2、  资金短缺。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据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30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有70%的企业认为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与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水平相距甚远

3、  市场信息识别不准

信息从广义上说是一种市场行为,遵循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信息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企业识别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却需要匹配各方面的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的投入。有的企业在信息识别上存在的问题有:(1)信息搜索的定位不准,导致有价值适用的信息疏漏,无用的信息消耗大量的智力资源;(2)信息识别系统不完善,导致各层面管理决策缺少翔实的重要信息;(3)信息传递与反馈的程序不健全不规范,导致信息的时效性大为降低;(4)各层次管理者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信息价值未能有效挖掘;(5)企业自身的信息保密程度不充分,导致企业很容易流失商业机密信息

 

4、  信息记录不健全

信息的外在体现形式是文件资料或是记录,记录可以提供企业信息管理的主要活动,企业信息的主流也应该留有记录。有的企业在信息记录管理上存在的问题:(1)信息流管理的过程没有形成记录,对重要的资料和信息靠回忆录;(2)信息记录没能规范,使信息记录在具体实施时,存在漏项不全面等问题;(3)信息记录的贮存,标识等基础工作不健全,未能按记录控制程度实施。

5、  利用网络开展信息服务的层次低

被调查的企业中,虽然有70%的企业已经接通互联网,但多数仅在网上建立了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高速增长,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绝大部分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缺乏紧迫感

6、  国产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弱,建设成本高

现阶段,我国IT厂商主要能提供PC机、硬盘、显示器、终端等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而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能力明显不足。从国家重点企业调查结果看,这导致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与协调难等,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7、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如企业信息化缺乏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法规尚待出台。如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中文说明缺乏强制性措施,影响到企业的应用与管理,对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手段。